News行业新闻

看看广州的海绵城市建设都有哪些先进经验
发布时间:2021-05-07 阅读次数:446

  不可进入的茂密灌木林变为通透舒朗的疏林草地,鸢尾、菖蒲、美人蕉等湿生植物代替过去按季度更换的时花,利用天然存蓄的降雨茁壮成长……

  阅江路碧道示范段是“会呼吸”的生态碧道,外在景观的改变其实藏着很多“秘密”。草沟、雨水花园等设施收集雨水,通过滞留、下渗、净化后逐步进入珠江,避免地表径流携带地面垃圾、尘土等直接进入珠江造成珠江水质污染。

  近年来,广州通过不断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全市已形成阅江路碧道、海珠湿地、灵山岛尖、中新知识城等具有示范意义的建筑小区、公园绿地、水务工程等各类建设项目或片区50余个。

  通过示范带动,不断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成系统、成片区达标。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广州城市建成区306.12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占比23.12%超过国家达标线20%。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4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的标准。

  技术

  上中下协调 大中小结合

  灰绿蓝交融

  珠江,大湾区的第一大河流,也是广州迈向活力全球城市的重要区域。新时期,广州市以2.6公里阅江路都市型碧道为试点,融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营造适老适幼的全人群特色水岸,实现珠江碧道迈向世界级滨水区。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水城,1368条河涌河网密布,330座湖泊星罗棋布。鉴于广州拥有丰富的水系及调蓄空间,广州遵循“以水定城,顺应自然”的原则,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以“核算水账”为基础,以“上中下协调、大中小结合、灰绿蓝交融”为技术思路,以“污涝同治”为主要手段,运用“+海绵”理念,对新、改、扩建项目,“应做尽做、能做尽做”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在城市尺度上,结合区域自身地质、功能区划等情况,广州上、中、下可划分出特征鲜明的生态本底。按照“上蓄、中通、下排”的治理思路,“划流域、算水账、控分区”,理顺上、中、下洪涝关系,因地制宜确定区域海绵城市建设重点。处于城市上游的北部山区做好生态保育、涵养保护水源,加强渗透,将快速下泄的径流转变为缓慢释放的潜流,不断完善山塘水库建设,调蓄、缓释山区洪水,减少下游压力;处于城市中游的中部城区做好水体调度,雨季预腾空库容,应对城市内涝风险,旱季通过再生水利用对河道进行生态补水,活水保质;处于城市下游的南部河网区做好洪潮防控,防倒灌,同时也为中部城区提供洪水下泄的空间,以缓解潮水顶托的压力。

  在流域尺度上,则通过大、中、小结合完善海绵体系。一是梳理大海绵,以流域为单元,算清“水账”,提出流域大海绵建设及管控要求;二是完善中海绵,通过清污分流,降低河涌水位,为雨水腾出调蓄空间;三是结合项目建设,因地制宜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及指标要求,建设源头小海绵。

  在区域尺度上,注重“源头(绿)—中途(灰)—末端(蓝)”的系统建设和有效衔接,通过灰、绿、蓝交融提升设施功效。在源头利用绿色海绵设施实现雨水的减量、减速和减污;在中途通过灰色管网厂站实现污水的精准收处和雨水的可靠排放;在末端依托蓝色空间对超标雨水进行蓄排,结合设施调度实现低水快排、高水缓排的错峰模式,系统解决洪涝问题。

  广州的经验经受了实践的检验。阅江路碧道建成之际,就经受住了一年一度的“龙舟水”连续暴雨的考验。因为草沟全面代替了传统的排水沟渠,收集、净化、下渗雨水,多余的雨水再沿着草沟汇流至绿地低洼处的雨水花园存蓄下渗,补充地下水的同时还为绿植提供了充沛的水分。全新的海绵系统实现了“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的设计目标。

  进展

  建成区的23.12%

  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广州城市建成区306.12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占比23.12%(以2019年为水平年)。作为一个老城市,能达目标并非易事。远远超过国家达标线,广州海绵城市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

  建章立制,规划先行。建设海绵城市,广州非常注重规划引领,构建了“(1+12+N)+X+Y”的规划体系。广州市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实现了多维度、多层次、多专业的全方位融合衔接,不但有市、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和重点片区详细性控制规划(1+12+N),生态系统规划(X)与水系统规划(Y)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同时,健全制度保障。广州市先后印发了《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广州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分类指引(试行)》等60余项制度和技术文件,并修编了规范性文件《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逐步形成了以“四图三表”“分类管控指引”等为核心要件的全流程管控体系。正在制定的地方法规《广州市排水条例》也明确载明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其次,加强管控,打造示范。广州建立了涵盖建筑小区、道路工程、公园绿地、水务工程等各类在建、拟建项目的项目库,对于每个建设项目,按照“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的全流程闭合管理,实现了建设项目“类型全覆盖、管理全流程”管控。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开展“洪涝安全评估”,深化地块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用地规划阶段,“规划条件”和“用地清单”中明确提出地块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在项目生成阶段,通过“联审决策”(政府投资类)和“一书两证”的核发(政府、社会投资类)进一步压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在方案设计和施工图审查环节,落实海绵城市设计专篇,明确施工图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审查要点;在竣工验收阶段,住建、交通、园林、水务部门均已印发了加强海绵城市竣工验收的通知,竣工验收时严格验收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在运行维护阶段,出台海绵设施运维技术指引,市海绵办加强检查抽查,防止出现海绵设施“重建失管、只建不管”的现象。

  市、区海绵办对建设项目各环节情况持续开展常态化抽查,并借助“河长APP”,设立海绵城市建设板块,快速发布信息和交办、解决问题。

  目标

  2025年底城市建成区

  45%以上建成海绵城市

  下沉绿地、植草沟、旱溪……住在东湖新村的市民最近发现,东湖广场发生了大变化。儿童戏水池深受小朋友喜爱,慢行健身径深受年轻人喜欢,老年人则更多选择风雨亭聊天。

  作为中国第一个商品房住宅小区,东湖新村建成40多年,是广州老旧社区的典型代表。曾经的东湖新村东广场活动场地少,绿地空间杂乱,灌木较多,不利于居民使用。且土壤板结渗透力差,一到暴雨天就容易形成积水。

  东湖新村东广场的巨变正是因为通过微改造,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重新梳理场地标高坡向、空间功能、停车配套,打造雨水排放、生态景观、社区生活为一体的海绵社区,小区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广州通过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促进绿色发展,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更有利于保护历史风貌、文物遗址,复兴岭南水文化,助力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面向“十四五”,广州制定了《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十四五方案”),进一步夯实海绵城市建设法规规章、规划标准、项目管控、效果监督、运维管养、宣传教育、海绵产业等工作,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建成区45%以上的面积。

  根据“十四五方案”,在法规规章方面,2025年底前印发广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章;在规划体系方面,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主要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在技术标准方面,2023年底前制定海绵城市建设咨询设计计价依据文件、工程投资估算定额文件、海绵设施运行维护定额等;在示范带动方面,结合重点片区计划,编制重点片区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化方案,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在科学研究方面,针对广州气候、水文、地质及社会发展等特点,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科学研究,总结形成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专利等成果。

  除此之外,广州还将大力推动海绵产业发展,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智慧化决策、管理能力,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监测平台一张图,发挥政府财政引导作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维护管养模式研究,探索建立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广与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市海绵城市建设产业化水平。

来源:南方日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