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行业新闻

专家视线:跨学科视野的景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7 阅读次数:801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由视觉文化塑造的各种景观已经深度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社会的景观化倾向愈加明显。当前,景观社会已经成为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多学科关注的议题。

  呈现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刘扬表示,“景观”一词,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源自技术、媒介、资本等力量而幻化出的社会影像化特征;二是一种主体批判态度和话语表意策略。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如何回溯历史具体性、直面当代全球化,需要首先检省“景观社会”这一学术概念。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长生告诉记者,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脉络中去理解景观社会。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了物与物的关系。在景观社会的视角下,这种物与物的关系进一步被图像化,从而使得图像化的存在遮蔽了物的真实存在,人的存在则被进一步遮蔽了。景观社会是一个被图像填满的社会,但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言的“图像时代”。这里的图像并不仅仅是我们肉眼所及的各类视觉文化,更是以图像为中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语言景观研究是近十几年来社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的一个热点课题,为考察人们的社会关系提供了新视角。语言景观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标牌语言文字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同时致力于挖掘语言选择背后所蕴含的语言权势、社会地位、身份认同等相关问题。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丽生认为,通过公共场所尤其是各类语言标牌上的语言使用,不仅可以较好地了解一个地区或城市语言使用的特征、语言的多样性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揭示某个地域范围内语言权势与族群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语言景观中的语言使用还能反映某一族群或者某一少数民族语言存在与使用的价值。

  从不同视角对景观开展研究

  景观研究对空间和视觉的强调,拓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近年来,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都从不同视角对景观开展研究。

  景观是社会、经济、文化关系在空间上的映射。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葛荣玲表示,以人类学为例,景观人类学的主要任务是重回景观中的“人观”要素,动用人类学田野民族志的方法,去探究景观里面包含的地方性知识、记忆、认同、信仰、关系网络等人类社会生活信息。对于人类学来说,人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空间里面,而是生活在一个个充满了意义的“地方”。当然,这些意义就是生活于其中的人赋予的。

  李长生表示,如果从景观社会理论切入视觉文化研究,我们就会更多地关注图像的生产方式而不是图像本身,会更多地关注主体的观看方式而不是观看对象。

  刘扬认为,景观社会文化理论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启示意义。第一,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景观文化批评理论的内涵。它既是对启蒙现代性征候的总结和批判,又表现出理论上的后现代关怀和志向。通过对景观文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审视今天的诗学价值、空间文化、视觉政治、都市体验等现代和后现代诸问题。第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从学理上强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之间的逻辑衍生关系。第三,有助于我们审视当下的“图—文”经历和都市情感体验。现实表明,我们需要对今天景观主导的生活模式以及美学实践做出准确的理解和回应。

  带动多个研究领域实现突破

  近些年,关于景观社会的研究已进入到诸多学科领域,如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社会政治等。在刘扬看来,景观社会理论是在当代西方文化语境中诞生的一种文化批判理论,中国对这一理论需要审慎地加以辩证考察,不能忽略因文化政治异质性所产生的不适感。

  李长生认为,景观社会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涉及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文化研究、视觉文化研究、城市研究、空间批评等多个领域。因此,该研究也必将在多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实现对视觉文化研究的批判性介入、拓展空间批评、深化城市研究等。

  景观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得到拓展和更新。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研究员朱凌飞认为,对于景观人类学的发展来说,跨学科研究的价值值得重视,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观点,都值得景观人类学参考借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