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行业新闻

建设韧性城市与韧性社会
发布时间:2019-09-18 阅读次数:837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共同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韧性城市与韧性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和新西兰在建设韧性城市、韧性社会方面的理念、政策和实践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表示,中国经过几十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与重构面临从乡村主体转向城市时代和从增长速度转向发展质量的双重挑战。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的自然风险和不可持续性挑战逐渐凸显。因此,中国的韧性城市建设要有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特别是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需要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创新。这是实现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范式的重要路径。

  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副校长布鲁斯·克拉克森介绍了新西兰城市内部自然景观恢复的实践,包括加强对杂草、害虫等的管理,建立自然缓冲区,扩展和连接碎片化绿地以及为各类物种建立栖息地等。他提出,在生态系统重建方面,科学技术手段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迅表示,城市韧性可以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定量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适应变化的能力和自我修复的能力。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理念要在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中得到体现,对生态城市的评价要从共生和谐多样性、循环再生零垃圾、自然可持续等方面进行。

  新西兰亚洲研究学会会长詹姆斯·比蒂从新西兰生态系统转变的角度,介绍了新西兰毛利人的生态环境转变、欧洲人的入侵和殖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以及当前对环境的保护。他认为,当前新西兰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农业与资源存量的权衡、气候变化的挑战、城镇的扩张、产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稀缺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表示,气候变化是减贫的新挑战。中国的气候贫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目前,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尤其是老少边穷连片特困地区主要分布在生态敏感、气候脆弱性突出的西部地区。中国在精准扶贫、生态移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等政策试点中,可以协同考虑扶贫和绿色发展目标。

  此外,多位与会专家学者还就中国和新西兰目前正在开展的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等相关议题分享了典型案例,并进行了点评和讨论。

  8月30日,新西兰专家一行还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专家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北京市植树造林、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工作,并在延庆世园会实地调研。通过研讨与实地调研,新西兰专家对中国文化中丰富多彩的生态保护理念产生浓厚兴趣,并称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表述是非常伟大、具有时代意义和富有生命力的发展理念。他们还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和”理念,与现代文明中的生态保护思想相得益彰。中国和新西兰两国在这方面具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借鉴的经验,期待双方后续开展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