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行业新闻

城市设计 郑州养成独特气质
发布时间:2019-09-27 阅读次数:737

  家住郑州西区的市民高先生曾经有个“难题”,在郑州生活了三四十年的他每当和朋友们聊起郑州的城市形象和特色时,望着满大街千篇一律的建筑,他一时间也不知如何聊起。

  不过近几个月,每到周末,高先生都会带着家人去郑州中央文化区(CCD)逛逛。沿中原西路远远望去,奥体大桥、奥体中心……这些特色建筑让高先生满心欢喜,他给朋友们讲郑州时“更有料儿”了。

  郑州城市设计编制覆盖率已达90%

  高先生遇到的“难题”很多人也都曾遇到过。作为郑州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其中最直观的往往是城市建筑设施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文化特色,恰恰这后两者,使得城市风貌形象大不相同。

  “当我们漫步在城市的街头广场,实际上是置身于由这些建筑设施所组成的空间中,它们有机连接,形成连续、流动的空间,往往给人深刻印象,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城市魅力得以直观地显现。”在郑州市举行的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程泰宁分析称,“从城市规划到建设,中间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城市设计。”

  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郑州市城市设计编制覆盖率目前已经达到90%,接下来将做到全覆盖。随着2017年郑州市被列为第一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郑州市城市设计进入了塑造特色阶段。”

  如今,郑州中央文化区常常引得不少人前来“打卡”。

  漫步在CCD,俨然步入流动的建筑艺术群,美术馆、档案史志馆、郑州大剧院、奥体中

  心……建筑外形大都选取中华艺术的瑰宝作为“母体”,有的似斗,有的似古舟巨舰,气势磅礴,加上像青铜器、玉器般的线条,

  雕塑感极强,有着浓郁的地域性元素。

  从建筑到公共空间,让城市更有个性

  2018年,《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强化大棚户区改造项目城市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不少人称这是“郑州正式为城市建筑‘立规矩’”。这份指导意见,对建筑风貌审查提出12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外墙立面、高度等,都提出了具体指导要求。

  9月24日,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针对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郑州市还出台了《郑州市城市设计图则要素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技术准则,在城市设计方面加强要素管控。

  记者梳理发现,公共建筑方面,上述技术准则中提出“体现建筑功能,凸显本土特色,包括建筑材料的选取宜体现中原地区本土特色”;对商业街道、生活服务街道,鼓励设置建筑挑檐、骑楼、遮阳棚、雨棚等设施,对主要步行区域及其与建筑主要出入口联系路径进行遮蔽;绿化方面,“地块内垂直绿化设计建议采用垂直绿化等形式,临道路方向必须设置垂直绿化”;对天际线控制的区域和形式,明确制高点以及制高点周围的高度控制,引导建筑高低变化,展现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基础设施提升要多考虑市民需求

  加强城市设计工作,除新建筑外,老城区的有机更新也尤为重要,其中基础设施短板让人关注。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规划处处长李勇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关键是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转变城市基础设施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具体规划设计中,重点加快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等,使城市由“灰色”基础设施建设,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转变。

  就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调研时表示,“老城区有机更新中,要重点解决基础设施提升这个问题,要多考虑市民群众需求。”“城市设计要体现在角角落落,包括一个路灯、一个盆景、一处街道等,都要体现设计特色,细节抓好了,城市就有序了,也有品质了。”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鄂公网安备 42010402000899号